为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,提升学生安全管理与危机干预能力,4 月 10 日下午,清远校区组织开展 “情系学生成长,安全常在心中” 主题辅导员沙龙。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何飞、党工委副书记缪洁出席会议,全体辅导员参加活动。

沙龙中,9 位辅导员结合一线工作经验,围绕学生安全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展开深入交流,分享实践策略与思考感悟:
(一)危机干预与心理疏导专题
秦西西老师以 “学生突发自伤事件应急处理及家校沟通” 为题,系统梳理 “现场安全管控 — 医疗评估介入 — 家校协同联动 — 持续跟踪关怀” 的全流程处理机制,强调家校沟通需遵循 “信息对称、政策明晰、情感共情” 原则,确保应急处置既有制度依据又有人文温度。张慧敏老师分享 “学生被诈骗后出现轻生念头干预案例”,从 “情绪稳定化处理、警家校三方联动、专业心理评估转介” 等环节,剖析重大事件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节点与操作要点。曾昭文老师聚焦 “学生自伤 / 伤人危机”,提出 “建立三级预警档案、实施动态风险评估、强化家校医协同” 的干预策略,着重强调早期异常信号识别的重要性。

(二)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协同专题
曹靖怡老师结合 “心理健康挑战下的学业管理” 案例,介绍 “心理问题识别 — 学业规划定制 — 家校定期沟通 — 朋辈互助支持” 的立体化帮扶模式,建议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心理调适与学业指导的有机结合。林苹老师以 “学业困难学生帮扶” 为主题,分享 “深度谈心建立信任、个性化方案破解困境、动态跟踪调整策略” 的工作经验,提出构建 “学生主体 — 教师主导 — 家长协同” 的三方育人体系。

(三)日常管理与制度规范专题
李丹老师围绕 “休学、请长假办理流程”,详细解读政策依据、材料要求及审批规范,强调学生事务办理需做到 “政策讲解精准、流程指导清晰、材料归档完整”,保障学生权益与学校管理的规范性。汤雪光老师以 “学生宿舍调整的并发症与后遗症应对” 为切入点,分享 “宿舍矛盾分级干预、跨专业调宿协调、新环境适应评估” 的管理经验,提出通过制定宿舍公约、开展定期随访等措施预防次生问题。佘钧妮老师结合 “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个案”,建议 “明确行为边界、留存工作记录、引入专业资源”,在依法依规管理中体现教育关怀。水利老师以 “校园突发事件应对” 为主题,总结 “快速响应、部门联动、后续疏导” 的处置原则,强调突发事件处理需兼顾安全性与教育性。

何飞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沙龙的实效性给予高度肯定,强调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 “守护者”,需以更高标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:一是增强政治意识,绷紧安全之弦。深刻认识学生安全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,将校园安全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各环节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。二是提升专业能力,夯实工作之基。深入学习《学生手册》《广东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》等政策文件,熟练掌握心理危机干预、突发事件处理等流程,以专业化水平应对复杂问题。三是强化协同联动,凝聚育人之力。加强与家长、心理中心、保卫部门等主体的沟通协作,构建 “家校社” 三位一体育人网络,形成全员参与、全程覆盖的安全管理格局。四是厚植育人情怀,践行服务之本。坚持 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在制度执行中体现人文关怀,通过深度谈心、个性化帮扶等方式解决学生实际困难,成为学生可信可依的人生导师。
本次辅导员沙龙通过案例分享、经验交流、政策研讨,为辅导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工作范式与应对策略,有效提升了队伍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。清远校区将持续推进辅导员沙龙品牌建设,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学业发展指导等核心议题,开展常态化交流活动,助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、职业化发展,推动校区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[供稿:清远校区学生事务部]
[编辑/一审:叶纯荷]
[二审/校:缪洁]
[终审/校:何飞]